人工智能
By Vatican News
Mar 2 2021
2020年2月28日,宗座生命科學院簽署了一份由教宗方濟各批准的文件,旨在承諾科技的發展為人類服務。事隔一年,這項計劃的響應者與日俱增,並且與其它宗教對話。
(梵蒂岡新聞網)「進步如果與公益相結合,就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宗座生命科學院主席帕利亞總主教在《關於人工智能倫理的羅馬倡議》簽署一週年之際如此表示。在教宗方濟各的批准下,宗座生命科學院與微軟公司、IBM和聯合國糧農組織一起簽署了這份文件。宗座生命科學院的一份公告指出,《羅馬倡議》支持合乎倫理地運用人工智能,「促進共同的責任感,其目標是確保數字創新與科技進步將來能為人類的才華和創意效勞」。
帕利亞總主教表示,這12個月以來,響應者與日俱增。「我們努力讓人們更加認識、更好地理解這份文件」,以期更多在人工智能倫理領域的戰略性主體能共襄盛舉。此外,「與一神論宗教對話的渠道」也已經開通,好能「在科技服務全人類的觀念上有所交集」。帕利亞總主教重申,務必「為每個人及所有人的整體性服務,既不歧視、也不排斥」。宗座生命科學院主席強調,科技的世界相當複雜,需要在倫理層面加以細分和發展,使得這份努力精確而有力。總主教表明,「我們需要在研究、科學和倫理之間的新聯盟,因為我們站在關鍵的十字路口,能打造出一個科技真正服務於民族發展的世界」。「這是源自於信仰和理性的要求。若沒有公平且共享的發展,就沒有正義、和平及普世友愛」。
即使新冠疫情當頭,仍要確保為世人的服務。微軟公司總裁史密斯(Brad Smith)秉持這個理念談論一年前的盛事。史密斯強調,必須「針對人工智能技術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推動一種深思熟慮、互敬互重又包容眾人的交談」。IBM研發長吉爾(Dario Gil)表示,應當致力於人工智能發展,負責任地予以落實和善用,以避免負面效果。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指出,到了2050年,世界要養活的人口預計會達到1百億人。唯有改變農業糧食系統,使之涵蓋眾人、具備應變能力和可持續性,才能做到這一點。在這個轉變和達成人人有糧食的目標上,糧食和農業方面的人工智能扮演了關鍵角色。
帕利亞總主教最後籲請眾人團結一心,切莫四分五裂。「無論好與壞,我們同屬唯一的身體、唯一的人類大家庭」。- Vatica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