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九十五位参与者的合照。
July 21 2022
(槟城讯)2022年7月11日,來自我國沙巴、砂拉越和西馬的九個總教區/教區的平信徒,修士,修女及神职人员的九十五位代表,聚在槟城无玷圣母堂,首次聆听与匯集全國本地教會數万人代表的回饋報告。其内容包括:(一)地理邊界—缺乏连接城市到內陆農村的基礎設施或互聯網;(二)存在的邊緣人士—年輕人、婦女、兒童、原住民、不同能力的人、同性恋者、農村窮人和其他人;(三)語言和文化團體—以不同的方式去感觀世界和教會,以及表達他們的需求;(四)各种聖召和事工—從事教會不同事工的單身、已婚或离婚者、神職人員和修士修女。
各教區的报告將由起草小组综合爲一個全國草稿报告。此报告將於8月8日至12日召开的馬来西亚,新加坡,汶莱天主教主教團會議時呈交,作最後决定。 然后此综合报告將和新加坡及汶莱的报告一起提交至羅馬的世界主教會議秘书處及亚洲主教團联合會。
成立五十周年的亚洲主教團联合會属下的二十五个国家將於10月间召开大洲阶层的有關會議。亚洲主教的反思与报告將交予羅馬秘书處,成为2023年10月召开的世界主教會議的工作會議文件。
面对新冠大流行,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脆弱的體验,但它也被视为天意的時刻。它幫助我們看到社會中的不平等状况,需要陪伴的弱勢群體,走向更廣泛的社會包容对象,加強安全網並重新團結起來。我們意識到并肩同行的必要,因為我們一直非常依賴平凡生活的英雄——前線人員、教育工作者和服務行業的人來度過難關。
在防疫行動管制令期間,每個教區都談到(世界主教會議)同道偕行磋商的过程中,在接觸教友和边缘人士所遇到的挑戰。然而,對於伸出援手的牧者來說,同道偕行的過程開闢了各種機會,並激發了重新思考牧靈活動和計劃的需要。教會從未以這種方式徵求教友的意見——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被提問有關他們的意見。現在,他們希望所提出的意见,能取得一些成果。對於有些人來說,透過世界主教會議的磋商过程,它是一個平台或机会去發現和闡明身為馬來西亞教會的身份或獨特性,以反映‘天主子民的喜乐与希望,悲哀与焦虑。’(参照【教會在现代世界牧職,1号】)。
為匯集各種回饋和建議,初步綜合採用了以下三部分組成的框架:
1.領導和體制框架:
據報導,在所有教區中,一般人對權威、神職人員和等級制度持有畏懼感,这抑制人們發表意見,因擔心會受到批評,被冷落一旁,因此导致偏袒或排他主義現象的出现——據說那些擁有財富和地位的人,對神職人員的決策比其他人的影響更大。因而教會有必要超越當前的領導和治理模式-即基於法人组织、重要人物与資歷、過度依賴神職人員,轉向基於耶穌领导模式的分担、協作和授權方式。
一些教區報告說,現有的治理結構没有空间讓人們的神恩自由綻放,或者不再與教區的伟视与使命相一致——因此教區的牧靈計劃仍未實現。
2.賦予團體活力並培養我們身爲教會的方式:
馬來西亞擁有不同的種族、文化和宗教。許多教區呼籲在教會內也能欣賞這種多元文化的存在,並利用人民的傳統資源和智慧,例如長屋傳統文化–為決策和解決衝突和困難而進行對話的文化。這將是我們對國家的貢獻- 需要傾聽和被傾聽,建立真正的關係与团体,具有包容性,勇於表達,而牧者的講道有充分的準備。可喜的是,在一些小組、平信徒组织和基信團已活出有關文化与方式,帶來希望和資源的跡像。
- 以基督為中心的外展和對邊緣人士的怜悯心:
基督徒的門徒訓練邀請我們以傳教士門徒的身份,接触我們社會的邊緣人士。許多教區使用“成為富有怜悯心的教會”一詞。這將需要陶成計劃、跨越事工的努力而不是孤立地工作,以及必須超越教會範圍的對話,以包括與其他團體的“牧靈工作”。
總而言之,為了增进參與感,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我們的領導方式和制度結構。共融邀請我們授權當地團體帶领傳教和服務,並培養我們成為當地教會的方式。使命要求我們培養對邊缘人士懷有怜悯心的傳教士門徒。這三個元素都集中在心靈的轉變。
我們受邀居住在脆弱的空間中——即了解我們生活的真相和今天的教會生活,傾聽我們的兄弟姐妹和受造物的呼聲,以及聖神的提示。我們受邀學習-成長-信任並超越自我。没有脆弱感的信仰會變得僵化和極端。我們,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平信徒,作為天主的子民,朝向同道偕行的教會方向,并肩前進。
译自Charles Bertille,全國天主教會同道偕行(世界主教會議前)进程的执行秘书的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