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庇訊)
自亞庇總教區於2024年12月29日為希望禧年行開啟禮之後,作為其中一間受指定為本教區朝聖中心之一的聖心座堂,該堂牧民議會在一月份里給教友安排有關禧年的講座及朝聖徒步及跨入該堂的希望之門。
該本堂先後于1月12 日及19日晚上七时三十分至九时,在堂區中心举办英語,華語及國語的禧年講座。英語及華語講座皆由羅志康神父主讲,而出席者平均人數多達兩百位左右; 國語的講座則由助理特蘭斯神父負責,出席人數多達六百餘人。
該堂在舉辦講座之後,三語文的教友將於1月26日下午四時,聚集在善導幼稚園,在神父的率领下,舉行堂區朝聖徒步活動,跨入聖心座堂希望之門,以彌撒結束。
在講題中,神父提到禧年的由來及意義。 “禧年”是一個特殊年份的名稱,似乎源於宣佈禧年開始所使用的工具:yobel,公羊的角,用于宣佈贖罪日(Yom Kippur)的號角聲。 這個每年都慶祝的節日,但是當它恰逢禧年的開始時,就有了特殊的意義。 在聖經中可發現一個初始概念:每50年召開一次,因為這是 「額外 」的一年,每七個安息年出現一次(參見肋25:8-13)。 雖然很難實現,但這一年要求重建與天主、他人以及受造界之間的正確關係,包括赦免債務、歸還被轉讓的土地和土地的休息。
路加福音引用依撒意亞先知的話,描述了耶穌的使命:“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他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佈上主恩慈之年。 “(路4:18-19; 參見依61:1-2)。 耶穌的這些話也在其日常的接觸和關係中,成為解放和悔改的具體行動。
博尼法奇烏斯八世在1300年宣佈第一個禧年,也被稱為 「聖年」,因為這是一段體驗天主的聖德能改變我們的時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慶祝的頻率發生了變化:一開始以百年為週期,後來在1343年由克雷孟六世改為50年,1933年由保祿二世再改為25年。 也有一些 「特殊 」的時刻:例如1933年,庇護十一世宣佈了特殊聖年為紀念耶穌救贖世界,2015年,教宗方濟各宣佈了慈悲聖年。
慶祝禧年的方式也有所改變:最初是前往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的羅馬大殿,即以朝聖的方式,後來又增加了其他標誌,比如聖門。 通過參加聖年信徒可以獲得大赦。 其條件是教友要在朝圣一个星期之前或之后辦妥當告解,生活要表现悔改的精神和行爱德善工,参与禧年朝聖活動作補贖,並為教宗的意向祈禱,以獲大赦。主講者以生活例子來解釋大赦的益處,例如某人踢球,不小心打破鄰居的窗,獲屋主的原諒,可是破了的窗戶需要修理,事主本要賠償,可是屋主却不要事主赔偿,猶如大赦的意義。 借著主耶穌和眾聖人所掙得恩寵,在禧年内,教會給予真心悔改的教友,一個‘翻身’重生的希望。
神父也介紹亞庇總教區的其他朝聖中心:吧巴林巴豪堂,古達聖伯鐸堂,蘭瑙柯拉威堂及聖邁克堂,並計劃在六月七日,九月一日及十月二十日,各語文堂區牧民小組舉辦朝聖活動,到訪所指定的朝聖地點。 更多詳情,請關注亞庇聖心座堂臉書。